公司官方服务热线: 0311-86881096 业务合作咨询热线
k8·凯发药业 2025-05-13 15:11:56
在二类医疗器械贴牌加工(OEM)合作中,委托方与受托方的责任划分是保障产品质量、合规性的核心环节。根据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及配套法规,双方需明确各自的法律义务与技术职责,以下为关键责任划分指南:
一、法律主体与备案责任
委托方(备案人)
作为产品的法律主体,需完成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或备案,并确保产品技术要求、预期用途等符合法规要求。
需对受托方资质进行严格审核,包括《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》、质量管理**(如ISO 13485、GMP)等,确保其具备合法生产能力。
对产品全生命**负责,包括上市后不良事件监测、召回等。
受托方(生产企业)
严格按照委托方提供的技术要求及注册/备案资料组织生产,不得擅自变更原材料、工艺参数或产品结构。
需建立完整的生产记录(如批生产记录、检验报告),确保产品可追溯性,并配合委托方完成监管检查。
二、生产过程与质量控制
委托方责任:
提供完整的技术文件(包括产品技术要求、包装标签规范等),并定期对受托方进行现场审计,监督生产过程合规性。
受托方责任:
落实质量管理**,包括原材料采购验证、生产过程控制、成品检验等环节。例如,无菌产品的洁净车间管理、有源器械的电气**检测等需符合标准。
三、风险与违约处理
质量问题追责
若产品因生产缺陷导致损害,消费者可向委托方索赔;若受托方存在过错(如未按技术要求生产),委托方在承担责任后可向受托方追偿。
例如,某企业因擅自更换电池规格导致产品有效性不达标,受托方需承担主要责任并被处罚。
合同约定与保密义务
双方需通过合同明确知识产权归属、保密条款(如技术文档、客户信息)及违约责任。
受托方若泄露商业秘密或私自销售贴牌产品,需承担民事赔偿及行政处罚。
四、典型案例与合规建议
案例参考:某企业因未按注册技术要求生产二类医疗器械,被处3万元罚款,凸显受托方合规生产的重要性。
建议:委托方应定期参与生产风险评估,受托方需强化内部培训,确保全员理解法规要求,避免因“无主观故意”导致的连带责任。
总结:二类械字号OEM合作中,责任划分需以法规为框架、合同为纽带,委托方主导合规性,受托方落实生产质量,双方协同构建全链条风险管理**,方能实现合规与商业共赢。
冀公网安备 13052202000112号
版权所有©河北k8·凯发药业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2001716号 COPYTRIGHT © 2011-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