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官方服务热线: 0311-86881096 业务合作咨询热线
k8·凯发药业 2025-05-20 15:37:16
在二类医疗器械代加工合作中,批生产记录与可追溯性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合规的核心要求。根据《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》及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,注册人(委托方)需对产品质量全权负责,受托生产企业则需严格遵循生产规范,确保生产记录完整可追溯。
一、批生产记录的要素与要求
批生产记录需覆盖全流程关键节点,包括:
基础信息:产品名称、规格型号、批号、生产日期及操作人员信息;
物料追溯:原材料批号、供应商资质、检验报告及出入库记录;
生产过程:工艺参数(如灭菌温度、时间)、设备运行数据、环境监测(洁净区温湿度)等;
质量控制:中间品与成品检验数据、不合格品处理记录;
包装标识:包含医疗器械**标识(UDI)的标签信息,如产品标识(DI)和生产标识(PI)。
根据《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,每批次需独立建档,保存期限不得短于产品有效期后2年,植入类产品需永久保存。
二、可追溯性管理的核心措施
UDI系统应用:自2024年6月1日起,所有二类医疗器械需在*小销售单元标注UDI,并通过国家药监局数据库上传数据,实现生产、流通、使用全链条追溯。委托方与受托方需共同确保UDI赋码与记录的关联性。
双轨制存档:采用电子记录与纸质记录并存模式,电子系统需符合《医疗器械生产电子记录通用要求》,并采用时间戳、数字签名等技术防止篡改。
跨环节协同:采购、生产、检验、销售等环节的记录需无缝衔接,如进货查验记录需关联供应商UDI,出库记录需记录终端医疗机构信息。
三、责任划分与合规建议
委托方需定期审核受托方生产记录,重点核查批记录与检验数据的逻辑一致性,并在协议中明确双方责任边界。受托方应建立三级审核机制(操作员自检、质量人员复核、QA终审),并配备专职文档管理员。
合规提示:
引入MES(制造执行系统)实现数据自动化采集,减少人为误差;
定期开展GMP数据完整性培训,避免记录遗漏或失真;
跨省委托生产时,注册人所在地药监部门可联合受托方属地监管部门开展飞行检查,强化协同监管。
规范的批生产记录与追溯**不仅是法规要求,更是风险管控的核心工具,为委托双方构建长期信任提供技术保障。
冀公网安备 13052202000112号
版权所有©河北k8·凯发药业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2001716号 COPYTRIGHT © 2011-2025